天津大学“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神工一号”问世
还记得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患有截瘫的巴西青年诺平托在脑控机械外骨骼技术的帮助下,为世界杯开球的“神奇”一幕吗?如今,这一幕在中国天津再次上演。 6月14日,在天津大学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共同举办的”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发表会上,因中风导致偏瘫的董阿姨只通过“想“,就能”指挥“自己原本无法动作的肢体 “听话”地完成相应动作,以后甚至能站起来行走、拿东西,直至慢慢康复。天津大学神经工程研究团队和天津市人民医院联合研制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将让不少中风、瘫痪人士燃起重新独立生活的希望。
“我们给机器人系统起名为‘神工一号‘,取义‘鬼斧神工‘。“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明东说。“我们不仅要正确、快速解码脑部信号,‘重塑’中枢神经,还仿生构筑了一条完整的 ‘人工神经通路’,把人体受损的中枢神经(脑部)和周边神经(四肢)连通起来” 。
该系统包括无创脑电传感模块、想象动作特征检测模块、运动意图识别模块、指令编码接口模块、刺激信息调理模块、刺激电流输出模块6部分。体验者需要把装有电极的脑电探测器戴在头部,并在患病肢体的肌肉上安装电极,借助“神工一号”的连接,就可以用“意念”来“控制”自己本来无法行动的肢体了。
该系统包括无创脑电传感模块、想象动作特征检测模块、运动意图识别模块、指令编码接口模块、刺激信息调理模块、刺激电流输出模块6部分。体验者需要把装有电极的脑电探测器戴在头部,并在患病肢体的肌肉上安装电极,借助“神工一号”的连接,就可以用“意念”来“控制”自己本来无法行动的肢体了。
“将来的‘神工二号’、‘神工三号‘会体积更小,便携可穿戴。它可以辅助病人完成更多复合精细的肢体动作,推广至包括脊髓损伤在内的更多患者,甚至实现重症瘫痪的意念交流。它对大脑状态的探测与分析、肌骨运动健康的维持和训练等一系列技术新思路还可应用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长期在轨的航天员,在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大有用武之地。”明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