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服务 / 会员风采

昨天是今天的回忆,明天是今天的梦想

2021-04-28 会员风采

我与 的故事----褚小立

褚小立,博士,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理事、 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 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直从事分子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油品分析中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石化等20余项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等科研项目。
微信图片_20210428113508.png


注:本文写于2019年3月,以祝贺 成立四十周年,2021年4月进行了修改。

我与 的相遇是从十年前 分析仪器分会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成立开始的,从此在 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与同行们一起从事了一些推动我国现代过程分析技术发展和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学术组织发展的社会工作,现与大家共同分享。

推动我国现代过程分析技术发展所做的工作

现代过程分析技术(PAT)是多学科、多技术和多方法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交叉学科,涉及分析化学、仪器科学、信息科学、应用数学、系统工程和控制工程等诸多内容。过程分析技术在西方国家发展迅速,为发达国家的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深度融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所提供的实时测量信息可使工业生产过程保持最优化的控制,从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并能在显著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将生产安全和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化,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在多个传统学科和技术领域,例如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和过程优化控制等,出现了与现代过程分析技术相关的研发方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但遗憾的是,由于该技术的学科交叉跨度很大,该技术在我国大型流程工业的具体实施和应用中受到了较大限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为了推动现代过程分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实现多学科和多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将“现代过程分析技术及学科发展研究”课题列为了2012年的“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工作。我有幸参与到这个项目,作为其中一员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工作。

2013年1月, 组织了9名专家赴美国参加了第27届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论坛(IFPAC),与IFPAC组委会及华盛顿大学过程分析与控制中心(CPAC)进行了充分交流,充分了解了国外这一学科的发展现状。2013年6月学会组织业内专家对十余家国内企业进行了调研活动,涉及的企业既有过程分析技术的研制企业又有过程分析技术具体的应用企业。2013年5月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研讨会”,邀请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共同探了该领域最新技术进展。2013年9月学会组织8位专家参加在瑞士巴塞尔举办的生物制药展览会(ILMAC),了解过程分析技术在国际制药领域的最新进展,到瑞士万通和德国布鲁克公司进行参观访问。2014年5月学会组织10位专家参加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第三届欧洲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Europact),并到丹麦Foss公司和一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工作访问。同年,学会又组织多位专家翻译出版了《过程分析技术:针对化学和制药工业的光谱方法和实施策略》(机械工业出版社)。

通过参与上述系列活动,让我较为完整地掌握了国际过程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国内的实际情况。2014年由项目组撰写了约30万字的《现代过程分析技术》学科发展报告,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为推动这一技术在国内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16年这本学科发展报告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影响面进一步扩大。记得是在一次在线分析技术会议上,我做完报告后,一位白发苍苍精神抖擞的老人专门走到我身边,提到这本写得很好,写出了过程分析技术人员的心声,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他自我介绍说是长期从事在线仪表研制的工作者。遗憾的是至今我仍不知这位老者的姓名,但老人家的一番话着实鼓励着我继续前行。2019年,作为 课题负责人申报成功了中国科协“2019年度学科发展科技前沿热点综述”项目,组织20多位业内专家撰写了40万字的《现代过程分析技术新进展》,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在学会的组织和带领下,推动现代过程分析技术在我国发展,尤其是实现过程分析与过程控制的真正融合的这项工作始终在推进中,一直也没有停歇。

image003.jpg    

2014年参加第三届欧洲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Europact)与应用厂商交流


促进近红外光谱学术组织强大所做的工作

2006年10月28~30日,“全国第一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会议中心成功召开,这次会议增进了我国近红外光谱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次学术会议上,陆婉珍院士倡议成立近红外光谱学术组织,以便持续推进我国近红外光谱健康持续发展。在 分析仪器分会王顺昌理事长和刘长宽秘书长的支持下,2009年6月6日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在主任委员袁洪福教授、秘书长刘慧颖老师的带领下,将近红外专业委员会这个社会团体办得有声有色,出新出彩,我作为一位最年轻的副主任委员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受益良多。2014年9月23日, 近红外光谱分会成立,在学会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近红外光谱组织更是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近红外光谱学术组织进一步壮大,捷报频传,喜事莺啼。

开好每隔一年的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是近红外光谱分会的主要工作之一,至今已先后在北京(2006年)、长沙(2008年)、上海(2010年)、桂林(2012年)、北京(2014)、武汉(2016年)和昆明(2018年)举办了七届。每届会议都有300多人参会,每次会议 都派领导到会莅临指导,在大家的共同呵护和培育下,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逐渐形成了严谨务实、简朴高效的独特会风,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学术会议的举办对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20年10月,首次在线上举办了全国第八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超过2000人参加,盛况空前。2010年和2018年我国还分别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和第六届亚洲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增加了我国近红外光谱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组织学术会议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习机会。在负责征文和安排会议报告的过程中,让我对国内从事近红外光谱专业的团队和老师有了深入了解和沟通,这对组织其他社团活动(如近红外光谱研讨班、近红外光谱网络讲堂、编辑出版《近红外光谱手册》等)打下了基础。

image008.jpg

2018年6月在昆明举办的第七届全国近红外光谱仪会议暨第六届亚洲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


自近红外光谱专委会成立伊始,就开始筹备设立奖项,奖项名称拟定为“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以鼓励我国科技人员投身于近红外光谱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我自始至终参与着这项工作,2009年9月在征求陆婉珍院士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的申请报告和评奖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进展。2015年9月,在 的大力支持下,学会决定正式设立“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包括“贡献奖”、“科技奖”和“青年奖”三项,这是 第一个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奖项,可谓“来之不易”,大家备受鼓舞。遗憾的是,2015年11月陆婉珍院士溘然长逝,没有等到奖项的正式评选和颁发就离开了我们。2016年2月26日,闵恩泽院士在重病床上与女儿闵之琴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设立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以完成陆婉珍院士的遗愿。随后, 成立了专门的评选委员会,推举我担任“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 评选委员会主任,评奖办公室由刘慧颖老师和张建老师(时任 奖励办公室副主任),组成,负责组织评奖的相关工作。2016年2月、2018年5月和2020年4月,已进行了三次评选,共评选出4位“贡献奖”、5位“科技奖”和6位“青年奖”,还评选出了2位 贡献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的设立与评选在业内影响广泛,但我们深知这项工作实际上刚刚开始,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学会的指导下,这个奖项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重,承载的内涵也会越来越丰富。


image003.jpg

时任张彤副秘书长向捐款人陆婉珍女儿闵之琴颁发捐赠证书


2016年3月全国第六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结束时一位近红外青年才俊写了一篇参会感想,发布在近红外微信群里,大家无不被之鼓舞和激励,其对近红外事业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其对近红外发展的关切之意深厚浓重,其对实现近红外梦的期盼之心赤诚相见。在会后总结时,近红外分会秘书处提议组织“我与近红外故事”的征文活动,其主题是“回望•继承•凝聚•奋进”,回望三十年来我国近红外发展之历程,继承老一辈近红外人深耕不辍之精神,凝聚所有近红外人之士气和智慧,继续为之奋进前行。我具体负责了文集的组稿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几乎所有近红外人的支持,共有50余位作者欣然命笔。文稿的体裁丰富,内容生动感人,所述经历和经验对近红外发展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成为该文集的特色和亮点。年逾九旬的陈星旦院士欣然撰写了“我们与近红外光谱仪打了几十年交道”一文,老一辈近红外科学家严衍禄教授为本文集作序。在 的资助下,2017年《回望 继承 凝聚 奋进—我与近红外故事文集》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本书是记录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过程的重要史料,会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将我国近红外人的精神永久传承下去,将近红外故事永久讲下去。

image010.png

近红外光谱分会组织编写的《回望 继承 凝聚 奋进—我与近红外故事文集》

 

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成立于1986年,第一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ICNIRS)于1987年在英国召开。自1995年,ICNIRS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并形成不成文的规则,一届在欧洲国家举办,一届在欧洲外的国家举办,截至2017年已举办了18届。在中国举办一届ICNIRS是我国几代近红外光谱人的愿望,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亚洲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期间,陆婉珍院士专门与来华的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主席Pierre Dardenne教授进行交流,表达了中国想申办ICNIRS 2015的夙愿。随后,近红外光谱专委会组建了申办ICNIRS工作组,由时任秘书长的刘慧颖老师任组长,我具体负责申办PPT讲稿的制作。2011年5月近红外专委会主任袁洪福教授带队参加了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15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大会(ICNIRS 2011)。在会上,中南大学梁逸曾教授代表 和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宣讲了2015年北京申办第17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大会(ICNIRS 2015)的意愿和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水平。虽然这次申办失利,但却很好地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也为下一次的申办积累了经验。

image012.jpg

2010年陆婉珍院士与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主席Pierre Dardenne教授就申办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沟通交流


这之后,近红外光谱分会积极重视开展与国际近红外同行的交流,积极组织参加国际近红外光谱大会和亚洲近红外光谱会议,并在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上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华做报告。为扩大我国近红外光谱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的影响,在国际友人龚伟教授的帮助下,在2014年和2015年,国际期刊NIR News上专门介绍了我国多个近红外研究团队。2015年,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专门出版了一期中国专刊,由我担任客座编辑(Guest Editor),并撰写了“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China”的引言,该专刊在国际上较好地宣传了我国在近红外光谱领域取得的成就与进展。


image013.png

2015年12月Journa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出版的中国专刊

 

2016年在 的大力支持下,近红外光谱分会启动了申办ICNIRS 2021的工作,由我负责牵头。在吸取上次申办的经验基础上,我决定用视频方式代替ppt演讲,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更多想要表达的内容,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会更强,语言表达更准确,也不会受演讲人情绪的影响。经过3个月的精心准备,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了400余张照片和50G的视频资料,并请专业公司制作申办视频,反复修改了12版才最终制作完毕。近红外分会王立波老师还负责制作了纪念品(一张书签和一个钥匙链),现场发放给参会的每位代表,以加深参会代表对中国申办会议的印象。2017年6月, 张莉副秘书长亲自带队赴丹麦哥本哈根申办ICNIRS 2021,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刘慧颖老师具体负责申办现场的组织工作。这是一直极具战斗力的申办团队,团队中有参加多次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的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山东大学臧恒昌教授、中山大学潘涛教授,有龚伟教授等国际友人,还有十余名研究生和留学生。申办过程中,中国博士生、留学生组成的志愿者们积极主动出击,热情地向外国参会代表发放纪念品,传递2021北京申办的意向,成为会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我国外,参与申办ICNIRS 2021还有奥地利和加拿大。我们近7分钟的宣传片充分体现了一个拥有悠久历史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从吃、住、行、游到会议场所、会议组织都做了生动的阐述,宏伟、大气的画面,震惊全场,得到与会代表广泛认可。北京时间2017年6月15日凌晨,从哥本哈根传回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我国力压对手奥地利、加拿大,成功获得2021年ICNIRS大会主办权。这是载入我国近红外光谱发展史上的有一件大事。目前,在 的直接领导下,近红外光谱分会已成立了ICNIRS 2021会议筹备工作已经按部就班进行,相信ICNIRS 2021将会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届会议,也将会极大地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壮大。


image015.jpg

2017年6月丹麦哥本哈根申办ICNIRS 2021团队


昨天是今天的回忆,明天是今天的梦想。回望过去,参与 相关工作的这十年,也是我科研工作取得最大进展的十年。参与学会的工作,使我的科研视野更宽了,组织协调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相识的同行多了,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就多了,可以说在科研道路上,自己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参加学会工作。展望未来,相信在 的带领下,我国的现代过程分析技术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本人也愿意继续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