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产业研究、杨老师-ACAIC、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公布
2020/12/31来源:中国化学会阅读:962 次

  根据《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条例》,经同行评议,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授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桂敬汉等12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向各位获奖者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各位获奖者不忘初心、再接再厉、潜心科研,不断迎接更多挑战,取得更新成绩!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励。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每年的4-5月是启动推荐/申请的窗口期。截止至2020年已有340人获得此奖。

  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于今年4-7月启动推荐、申请,历时两个多月的推荐、申请期,收到了来自全国五十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百余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和申报。经函评和会评两轮评议,并经中国化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决议,考虑申请人数的增加,为倡导化学转型,鼓励青年化学工作者多做开创性、原创性研究,多做有用的、实用的化学,适当扩大奖励名额,共产生12位优秀获奖者。中国化学会将于2021年4月在珠海举办的第32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举办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励证书。

 

2020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桂敬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授奖理由:发展高效合成策略实现多个甾体和萜类天然产物的简洁合成,为天然产物官能团的选择性引入及核心骨架的精准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桂敬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三年的博士后研究,2016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自独立工作以来,主要致力于天然产物合成研究,通过发展新的化学转化以及仿生、发散式和统一式等合成策略实现了多个复杂甾体和萜类天然产物的简洁高效合成,为天然产物官能团的选择性引入及核心骨架的精准构建提供了新颖高效的方法,为相关天然产物的结构-生物活性关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曾获得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EurJOC Lecture Award和菁青化学新锐奖。

 

韩达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了基于核酸计算的分子测量分析新技术,实现了临床样本中多种疾病的早期、精准的分子诊断。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韩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之后在美国Intel公司担任制程研发工程师。2018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担任研究组长开展独立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致力于利用核酸分子工程技术,整合核酸分子的调控与计算功能,设计并构建核酸分子器件与分子电路,揭示其功能多样化和智能化,应用于解决细胞分析与疾病分子诊断等生物医学中难点问题。曾获得2020年“中国化学会菁青化学新锐奖”,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中国区科技创新35人”。

 

洪鑫 特聘研究员

浙江大学

  授奖理由:研究碳杂键活化的微观机理和调控因素,发展活性与选择性的机器学习预测方法,为惰性化学键活化转化的精准设计提供了机制模型和智能方案。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洪鑫,浙江大学化学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之后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加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惰性化学键活化转化的机制研究与基于机器学习的合成反应精准设计。研究了一系列惰性化学键活化转化的基元过程,建立了碳氧键、碳氮键等碳杂键活化反应的机理模型,阐明了相关转化中活性和选择性的控制因素,发展了基于反应机制的机器学习预测方法,为合成化学的精准设计提供了新策略。担任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得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

 

李立博 教授

太原理工大学

  授奖理由:在新型多孔材料制备、功能化及能源气体分离方面取得系列研究突破,助力我国石油化工绿色转型发展。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李立博,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博连读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2016-2018年,赴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陈邦林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底,归国回到太原理工大学开展科研工作,破格晋升为教授。一直致力于新型多孔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以及能源气体分离相关方面的研究,深入开展了以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作为吸附剂用于低碳烃高效分离方面的研究。实现了“乙烷-乙烯吸附反转”,通过对乙烷/乙烯混合物的一步分离得到聚合级乙烯。可以定向调控MOF孔径尺寸,完成了对丙烷/丙烯混合物的高效动力学分离。构建了新型柔性-刚性MOF,实现了丙烯中极低浓度丙炔的深度净化,为丙炔的高效分离开辟了新的理论思路。荣获山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等奖(1/5),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学术奖励。

 

刘志博 特聘研究员

北京大学

  授奖理由:在核药物及其驱动的活体化学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刘志博,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副主任。2010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4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得放射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回国开展科研工作。立足国产加速器和自研设备实现了Ac-225、Y-86等紧缺生物医用核素的国内首次制备,推动了若干核药物的临床转化研究;发展了核药物驱动的活体化学,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核辐射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解决了组织选择性药物可控释放和蛋白定点激活的难题。曾获国际中子俘获治疗学会Fairchild Award,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等奖励,以及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陆达伟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奖理由:提出借助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的细颗粒物溯源新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不同环境体系中典型细颗粒物的溯源研究。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陆达伟,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环境细颗粒物溯源研究,建立了复杂环境样品中Ag、Si、Fe、Cu等系列同位素指纹的高精准分析方法,发现纳米颗粒物在自然转化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现象(该发现被写入经典版的同位素化学教科书《Stable Isotope Geochemistry》(第八版)),并利用稳定同位素指纹在内的多维化学指纹技术实现环境和人体中的超细颗粒物的识别和溯源,为PM2.5的管控和其全身性健康影响的评估提供了关键数据。任《环境化学》青年编委。获得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奖项。

 

汪骋 教授

厦门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金属有机单层MOL二维材料,表面精准组装提升光催化效率。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汪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北京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2013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于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回国至厦门大学开展科研工作。汪骋教授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基于“金属有机单层” (Metal-Organic Layer=MOL) 的(光)催化剂。系统研究了MOL的生长规律,发展了在溶液中制备MOL的方法。进一步,仿造叶绿体,在MOL的表面精准组装高效光催化所需的 “光收集网络”、“电荷分离中心”、“催化中心”等功能组分,加快能量、电荷、反应物/产物的传递,减缓电荷复合,提升了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国际上多个研究团队利用该类材料开展膜分离、生物检测、异相催化等研究,并发展连续流反应器优化该类材料的生产。曾获得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青年化学奖、厦门市杰出青年人才、厦门大学萨本栋奖教金等多项奖励。

 

吴凯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授奖理由:发展了无机半导体/有机分子界面电荷与能量转移动力学研究新方法,发现了一系列高效光能转换新机制。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吴凯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材料物理学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埃默里大学从事无机异质结电荷分离的超快光谱学研究,2015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量子点光电器件。2017年入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组长。主要通过时间分辨光谱技术解析低维量子限域材料及有机分子等的激发态动力学、界面电荷与能量转移机理,从而为高效率光能转化提供理论与机制层面的指导,并展示相关原型器件。2018年获美国化学会Victor K. LaMer Award。 2019年获Chemical Physics 杂志Robin Hochstrass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现任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杂志青年编委。

 

吴永真 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授奖理由:提出基于辅助受体的有机敏化染料设计新模型,创造了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记录。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吴永真,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应用化学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加入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主要研究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围绕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和稳定性强化,开展关键材料与器件结构设计,提出并发展具有普适性的 D-A-π-A 敏化染料设计新模型,实现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协同提升;发展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薄膜沉积新方法与界面材料,创造首个标准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记录。2017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先后获得上海市东方学者(2016)、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等人才项目资助。

 

吴雨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授奖理由:发展了有机微单晶图案化加工方法,实现了高性能光电功能阵列器件的构筑。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吴雨辰,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6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有机半导体微纳结构的阵列化制备与光电功能器件构筑。发展了液桥诱导组装技术,实现了形貌和尺寸可控的功能材料图案化组装,并制备阵列器件。研发出普适性图案化阵列加工设备,实现了包括有机小分子、聚合物、微纳米粒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图案化制备。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青年执行编委。

 

应佚伦 教授

南京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分析方法,为生物分子精准动态测量提供了新策略。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应佚伦,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双聘PI。201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期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之后在华东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2016年起任副研究员;2019年加入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光电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研究,创新性地将界面动态电荷传递过程限域在单个纳米孔道内,在单分子水平上增强氧化还原瞬态电信号,发展了单分子电化学智能分析方法及阵列化测量系统。2016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2020年获RSC期刊Analyst “Emerging Investigator Lectureship”。

 

赵海波 副教授

四川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了无传统阻燃元素高温自交联炭化阻燃新原理与新方法,为高分子材料绿色阻燃提供新思路。

  个人成果主要简介

  赵海波,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本科及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2014年起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工作,2017年至今在四川大学开展科研工作。坚持致力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提出了无传统阻燃元素的高温自交联炭化阻燃新原理和新方法,发展了应用量大面广的传统高分子泡沫塑料材料的高效凝聚相无卤阻燃与抑烟减毒新技术,发明了多种高性能火安全泡沫新材料,为解决阻燃领域难题做出了一些贡献,在国内外阻燃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18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和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Copyright © 2012-2024 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