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言收藏本网
我的位置:资讯动态/业界新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盈创动力大厦E座507A
邮政编码:100085
联 系 人:李老师-会员/标准/朱良漪奖、刘老师-产业研究、杨老师-ACAIC、秦老师-信息化
联系电话:
010-58851186
传 真:010-58851687
邮 箱:info@fxxh.org.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5年基本形成
2021/01/21来源:澎湃新闻阅读:659 次

      1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靳伟透露,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的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靳伟在回答记者关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有哪些布局考虑”的提问时表示,北京在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拥有一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拥有90余所大学,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达128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68个,每天设立的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

      他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的具体措施:
      一是为国家实验室加速培育落地提供充分保障。北京正在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培育,全力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揭榜挂帅”等制度,努力探索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北京经验”。
      二是积极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目前,在北京布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到全国总数近三分之一。下一步,北京将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指导和支持下,赋予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权利,打破团队“圈层化”,推动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深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鼓励开展协同创新和研发攻关。
      三是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怀柔科学城正在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加速培育创新生态环境,中科院纳米能源所已搬迁入驻,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材料基因组平台等率先进入了科研状态,“科学+城”的城市框架扎实起步。怀柔科学城将加快推进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积极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运行的新机制,支持与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共同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在能源、物质、空间等重点学科加快跨领域、跨区域创新要素的整合布局。
      四是持续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这几年,北京在人工智能、脑科学、量子、应用数学等领域先后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在光电子、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继续布局建设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并在运行机制、支持方式、人才引进、绩效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要以更大力度探索制度创新,让科学家有更大的话语权。

Copyright © 2012-2024 分析仪器分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3239号
Baidu
map